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全国市场份额超八成,河南酸辣粉强势出圈

来源:粮食与食品工业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6-01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此外,赵豪还建议,政策层面,河南省相关部门应加紧与企业沟通,加快制定“酸辣粉”行业标准,促进河南酸辣粉行业自动化水平的提升,打造河南在酸辣粉领域的独特优势。 与此同

此外,赵豪还建议,政策层面,河南省相关部门应加紧与企业沟通,加快制定“酸辣粉”行业标准,促进河南酸辣粉行业自动化水平的提升,打造河南在酸辣粉领域的独特优势。

与此同时,在河南信阳息县,河南豫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河南豫道农业)旗下的“豫道”品牌酸辣粉日出货量也达到3万箱,成为多家快递公司在当地的大客户。

河南产酸辣粉迅速出圈

这些消费背后,“河南造”的力量,不可小觑。

例如,丽星亿源本是一家机械制造企业,主要生产淀粉深加工机械设备,靠着研发驱动,该公司用于水晶粉丝自动化生产设备市场份额超过八成。后来,该公司也利用自己产业链上的优势,专门生产优质水晶粉丝和对外出售。

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目前不少河南酸辣粉头部企业的日出货量都超过万箱,部分头部企业日出货量超过10万箱。

如何做大河南酸辣粉

“如果相关企业的规模上不去,企业就会在转型升级和产品创新方面受到诸多限制。”上述人士表示,没有规模,企业的品牌效应打造也十分困难,细分行业的领导者品牌是一面旗帜,真正带动整个细分行业塑造影响力,在与替代品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。

2016年,随着互联网直播带货兴起,柳州螺蛳粉在网上迅速爆火, 此后不久,各种各样的粉类方便食品借势“暴走”,从街头巷尾餐厅走向网络和便利店,在社群营销和直播带货的加持下,酸辣粉在2018年下半年迎来属于自己的风口。根据《2019淘宝吃货大数据报告》显示,2018年线上酸辣粉消费人数达到1000万,其中人数增速高达113%。

在粉类食品代工环节,随着酸辣粉成为食品行业新宠,位于河南通许的河南丽星亿源也逐步成为国内粉类方便食品领域的“富士康”,除了生产自有品牌酸辣粉,也为国内多家知名酸辣粉品牌提供代工服务。

“我的家乡地处豫北浅山区,纯手工红薯粉条是当地一大特色。去年,裴寨村创办的红薯酸辣粉生产企业实现产值4.5亿元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裴春亮告诉记者,每5公斤红薯可制得1公斤红薯淀粉,可加工出12碗酸辣粉,价值96元,其增值幅度达20倍。

大河报·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获悉,从2018年开始,随着社群营销、直播带货等渠道的崛起,河南迅速成为国内酸辣粉方便食品的主要“基地”,“嗨吃家”“食族人”“豫道”“和寨”等河南品牌快速变身方便食品界新势力。

赵正强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,“河南省需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产业发展,带动本省粉工业化、标准化、规范化生产,让红薯粉从粗犷发展过渡到高质量发展”。

河南一家酸辣粉企业负责人表示,目前河南酸辣粉方便食品发展迅速,但要在这个赛道真正做起来,就必须发展出行业的引领者和规模化企业,带动整个行业发展。

“强大的粉类机械研发能力,让丽星亿源在酸辣粉生产方面拥有更多优势,良好的品控能力,则为公司赢得了更多中高端酸辣粉产品代工订单。”丽星亿源总经理宗国强表示,随着需求量不断增加,丽星亿源也相继投建了第二个、第三个食品生产工厂,2019年和2020年,两个工厂相继投产运行,三个厂区共有15条方便粉丝生产线、6条面制品生产线和46条包装线。

“目前河南省粉类方便食品产业链生态已相对成熟,且不同产业链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也越来精细。”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陈振杰表示,在红薯粉条粉饼、料包、酱包、产品包装和销售终端等方面,相应的企业都已经快速崛起,并走在了行业的前列。

“在样板基地、示范品牌、人才培养等方面推出系统的政策和制度,全方位保障红薯粉产业发展。”赵正强建议,河南省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和把关流程,严格监督企业生产,确保质量稳定过关。同时大力推动原材料种植和二次加工,让粉丝制造形成完整产业链条。

在线下,不少河南粉类食品也占据了超市的显眼位置。大河报·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获悉,目前河南主要的酸辣粉品牌均已实现海外出口。“嗨吃家”“食族人”等酸辣粉头部品牌的全国线下网点均数以万计。

嗅觉灵敏的产业资本快速集结

天时、地利、人和

“手中有粮、心中不慌”。作为食品工业大省的河南,不仅有“国人粮仓”“世人餐桌”名片,在“酸辣粉”细分领域也强势出圈。

文章来源:《粮食与食品工业》 网址: http://www.lsyspgy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601/581.html



上一篇:聚焦|148家食品企业公开承诺抵制食品过度包装
下一篇:酸辣粉江湖争霸,河南这家新势力日出货超10万箱

粮食与食品工业投稿 | 粮食与食品工业编辑部| 粮食与食品工业版面费 | 粮食与食品工业论文发表 | 粮食与食品工业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粮食与食品工业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